|
鲁迅先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者,小学学他的文章不懂其意,成年后发现他的文章越读越有意思。有点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味道。
鲁迅先生的思想在当时来讲可以说是比较“激进”那类,他倡导科学救国并呼吁破除“迷信”。
但从《科学史教篇》开始,他的思路发生了明显转变,并最终在《破恶声论》中提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
1933年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伪自由书》中有一篇文章叫[推背图,这书是他写给《申报》副刊《自由谈》的短评合集。
他在文中说:“听说,《推背图》本是灵验的,某朝某帝怕他淆惑人心,就添了些假造的在里面,因此弄得不能豫知了,必待事实证明之后,人们这才恍然大悟。我们也只好等着看事实,幸而大概是不很久的,总出不了今年。”
他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推背图》的第39象。
谶曰:
鸟无足,山有月。 旭初升,人都哭。
鸟无足,就是没有脚,大家都知道鸟无脚是站不稳的,只能不停地飞,这代表动乱。
山有月,山下有月,是崩字,代表山崩地塌,鸟无足又遇上山崩地塌,这得有多惨。
旭初升,是指日本的国旗。人都哭,指的是日本大举进犯中国大陆,四万万同胞遭受残害,苦不堪言之状。
很明显,鲁迅先生将此象对应上了日军侵华,按里面说外夷争斗扰乱中原要到酉年,也就是鸡年才得平定。
而鲁迅先生写这文章时1933年正好是癸酉鸡年,所以他说“幸而大概是不很久的,总出不了今年”。
但结果日本直到1945年的乙酉鸡年才投降,这时鲁迅先生已去世9年了。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是认可《推背图》的。但他也说了,《推背图》被古代某朝某帝添了些假造在里面。
其实添假不一定有,顺序被打乱这倒是事实,所以我们看《推背图》时要注意两点。
一就是不要按书中的顺序来看,二就是要注意时间的跨度。一个象所说的时间会比较长,往往不会是指某一年特定的某一件事,而是一个足以影响历史也有一定时间跨度的大事件。
文超良电话微信同号:17875535912 (注:狂妄自大及不尊师重道者请勿添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