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深夜,有网友发信息来问我有没有去参加夏日祭破阵,说很多道门高人都去了,吓得我......当场就精神了!
后来我上某音抖了两下,发现上面在编故事的还真不少,有板有眼的,不说,直接上图:
如果问我对此事怎看,我建议大家去了解一下义和团的起源及结果,某位老人家有句话说得好,治国就是治史,了解历史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不管你是修行人还是非修行人。
如果你觉得看整个历史很复杂,我下面简单给大家说一下。
梅花拳~义和拳~义和团
义和团起源于山东冠县十八村,这个地方位于山东与河北的交界处,大约有300户人家。说到起源不得不说一下山东冠县梨园屯教案,这个教会案件是义和团的主要诱因。
这村里原有一间玉皇庙,后因年久失修倒塌了,倒了之后又没钱重建,村民们便将这庙地分了,而当时的西方教会已在中国传教,这村里大约有20户人信了天主教。
分庙地的时候,信教的村民分到了三亩庙基地,随后又将这块地转让给了法国教会,这件事在当时村中并没有人反对。
直到1873年法国传教士梁宗明出面想在这庙地上建天主教堂,但却遭到村民的反对,最后闹到县衙里。
当时的县令按当初分地的合同,判定教会可以在这地上建教堂,教堂建起来后,反对的村民便与教会之间磨擦不断。
到了1897年,冲突升级,村里人联合周边的民团(民间练武自卫组织)最终将这教堂给拆了,传教士也给杀死,村里信教的村民也被抢走了家产。
当时民团领头人是梅花拳的赵三多,他见事情闹大了,就将原来他自己的梅花拳与附近的民团整合在一起,改名为义和拳,并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随后就在山东、河北等地烧教堂,杀洋人等。
而当时清朝面对事件的发酵态度则摇摆不定,开始有一段时间是打压的,后来出现一位关健的人物,就是山东巡抚毓贤。
毓贤觉得义和拳的人如果只是扶清灭洋的话,那么大可不必对他们赶尽杀绝,或许可以将他们招安来专门对付洋人。于是他就主张化私会为公举,明确表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自此之后义和拳就改名为义和团,成为了官方扶持的民间团练。
而一些原本不属义和团的小型匪类见有机可乘,能“奉旨抢劫”,也就加入了义和团,导致义和团的人数激增,势力越来越大,但人员的素质也良莠不齐。
开始时义和团还是有一定的纪律性,也做过一些对民族有利的事情。但到了后来一些匪类的加入,事情也就慢慢地失控。
由杀洋人,到杀中国人的天主教信徒,再到杀与信徒有关的中国人,最后到不管三七二十一,看你不顺眼的都会将对方说成是洋人走狗杀掉,冤死的人很多。
而当时的慈熙太后想借义和团与洋人对抗,让洋人吃点亏,对于义和团的行为也就装看不见。再后来因一些政治上的因素,慈熙向多国宣战,最终引发八国联军入侵。
虽然说义和团具备有一些神秘的功能是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些能力也只是少数人懂,而且就算懂的也没有厉害能到抵挡热武器的程度。所以八国联军一打进来,义和团立作鸟散,慈熙这婆娘也逃离北京跑去了西安。
慈熙在出逃之前就觉得整件事是义和团惹起的,1900年9月7日发布上谕,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就下令各地官兵剿灭义和团,这次剿灭让一些与义和团有关的宗教也惨遭毒手。
民间还有另一个版本,说义和团的一些首领原是反清复明的义士,他们见正面对抗搞不倒清朝,就使出这种明煲暗害的方法借外力来推翻清政府。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清朝洞悉了他们的动机,所以对他们进行剿灭。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有多少,就由各位自行判断了。
下面转发一位茅山道长在7月26日晚上发的朋友圈:关于最近炒的沸沸扬扬的破阵一事,我想说的是:弘扬道教难道就要靠这些么?没有的事情就是没有,不要编攥一些色彩强加于内,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道教是好事,但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否则容易追风盲信,别忘了教义是什么,爱国、爱教、正知、正信、正行!
文超良电话(微信同号):17875535912(注:狂妄自大,不尊师重道者请勿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