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金正恩能够接班朝鲜,最大的功臣就是中国的率先支持与呵护。
在金正日去世后,有不少人都在替朝鲜的政局捏一把汗。
从国际上看,美日韩这些传统的宿敌对朝鲜的军事恫吓与政治打压一直都没有消停过,对金正日的去世也是使尽了冷脸。在国内,金正日的先军政治及其核武的发展,固然也对美国的军事干涉形成了一定的反介入能力,但这种先军政治对资源的过多占用也着实地影响了它的经济和民生。变革的力量也还是有的,其目的就是想更多地平衡一下这些资源的用途,以让自己的人民更快地过上好日子。金正恩在走向权力的前台时,也曾在多种场合说过自己要通过一些体制上的变革尽快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金正日的先军政治与人民的好日子诉求之间,如果金正恩不能把它们很好地调和起来,那么,两者之间的相互抱怨与争吵就可能越演越烈起来。这样的抱怨与争吵,正是它们的宿敌所极力期待和诱致的东西。因为只有这些东西内生出来,它们才可能对朝鲜进行某种颠覆性的煽动和变革。金大中对朝鲜的阳光政策固然也有一些对北朝鲜同胞贫困生活的救助意向,但其根本的目的也还是为了诱致北朝鲜人对金正日先军政治的抱怨以及对好日子的诉求。不论是美日韩对朝鲜内乱的诱致,也还是中国对朝鲜政局稳定的担忧,其根子都在于此。
对于金正恩接班朝鲜所面临的这个最致命的威胁,金正日已在自己的托孤计划中作出了周密的安排。他通过自己的国际结援与政治清洗,为金正恩接班朝鲜安排了三大依靠力量,一是中国的外部支持,二是张成泽的内部扶持,三是军方的鼎力拥戴。
在这个托孤计划中,中国的支持与呵护是维稳朝鲜政局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在金正日去世前,它曾几次来华约谈国事,明里是学习借鉴中国的改革开放经验,其真实的目的却是寻求中国对金正恩接班朝鲜的支持与呵护。在国际上一直很孤立的朝鲜,它所能依赖的强援也只有中国这个近邻了。有了中国对自己托孤计划的支持,金正恩的接班也就有了靠山。对外可以替其顶住美日韩的军事恫吓,对内可以帮其镇住那些手握重权的异动者。就是内部发生一些权力倾轧的乱象,金正恩也还可以借助中国的军事干预与政治协调予以消除。有了中国的支持与呵护,美日韩这些朝鲜的宿敌就是再想借助这个机会蠢蠢欲动,到头来也还是不敢妄动。因为这毕竟关切到中国最敏感的地缘利益带。有媒体透露,中国的三个飞豹战机师急调东北进行边防,其实质上就是对金正恩接班朝鲜所作出的一种军事应变准备。
所以,中国的态度在金正恩的接班中就是一个最关键的维稳因素。在金正日的死讯发布之后,胡锦涛亲率政治局九常委到朝鲜驻华使馆进行吊唁,并通过唁电的形式首称金正恩为朝鲜领导人,这里传达出来的一个明确信号,就是中国对其接班朝鲜的一种兄弟般的支持与认可。在中国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这种态度后,希拉里的声明措辞中虽然没有出现对金正日的去世表示“哀悼”这种惯常的词句,但在文末也还是表达了美国希望朝鲜政局保持和平稳定的意向与期待。这样的表达也许就意味着美国对金正恩接班朝鲜的一种无奈接受。在中国表明自己的这种态度后,朝鲜的军方也很快就声称自己将拥护金正恩接班。据“路透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Benjamin kanglim),一位接近平壤和北京的消息人士透露,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后,新一代年轻领袖金正恩将与其姑父张成泽以及军方共同掌权。这位消息人士表示,军方承诺拥戴金正恩接班。在军方表态支持金正恩接班后,朝鲜局势看来稳定。研究朝鲜问题的专家郭宇环表示,这个权力安排是金正日去世前就安排好的。”金正恩接班朝鲜,尽管这是其父金正日生前安排好的,但其仍最应感恩于中国的支持与呵护。如果没有中国支持信号的率先发出,美日韩这些宿敌及其内部党政军系统不服其领导资历者就可能蠢蠢欲动起来,而使其接班短命在这种可能发生的内乱之中。
须知道,在权力的家族世袭与一些人濒死前的托孤安排中,幼弱的权力世袭者被其托孤计划的守护人,违逆先皇的临终遗命而自立称王的篡逆者,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皇权传承史上比比皆是。比如,隋文帝杨坚对其外孙皇位的篡夺,宋太祖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司马懿对曹睿托孤遗命的背叛等。在这些血淋淋的托孤计划中,已被架空的世袭者又有几个能平稳地承继起自己的大位来。
一些分析人士称,“金正恩也有其自身的支持者,但还远未强大到巩固其权力的地步。”正因为如此,12月22日的《华尔街日报》还在刊文称“金正恩接班仍有变数,朝韩统一似有良机。”
对于金正恩的接班而言,他尤须通过进一步强化中朝传统友谊这个纽带而结交好中国这个最强有力的外援,他尤须对自己的这个近邻采取一边倒的结盟政策,就像当年的中国一边倒地结盟苏联这个老大哥那样。有了中国的支持与呵护,美日韩这些朝鲜的宿敌不敢妄动,同时他内部的那些不服其领导资历者也不敢乱生异心。中国的支持与呵护就是在这种复杂国际环境中朝鲜政局与金正恩接班的一个终极式的维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