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良周易风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09|回复: 5

美丽而神秘的玉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7 13: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的玉树州,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县,总人口28.3万,其中藏族26.97万人,占总人口的95.28%。该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生态位置最重要的一个自治州。“三江源”、可可西里、隆宝滩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全境,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之美誉。自治州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兼营的地区。全州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现有草场2.1亿亩,基中可利用草场1.7亿亩。年初,各类牲畜存栏285.85万头只(匹);现有耕地21万亩;全州有4个天然林区,林地总面积111469.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9%;水利资源丰富,三大江河支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总流域面积23.7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89%。已查明各类中药材913种,其中植物类药材808种,著名的有虫草、知母、贝母、大黄、雪莲等。动物类药材有80多种,主要有鹿茸、麝香等;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藏羚羊、岩羊、黄羊、白唇鹿、野牦牛、雪豹、黑颈鹤等。
自治州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名扬藏区玉树歌舞和历史古迹唐蕃古道;有闻名遐迩的众多藏传佛教寺院和象征藏汉团结的文成公主庙;有世界之最的新寨加那嘛呢石堆和岗察寺殿内高达25米的宗喀巴佛像;有黑颈鹤的故乡隆宝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比较保留完整原始面貌的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乐园。
    自青藏铁路开通之后,玉树可能成了最后一片神秘藏域。
  玉树是唐蕃古道最光芒的一站,它是三江源头,它是藏传佛教教派最多的地区,它的海拔高度超过西藏很多地方,它有着热情奔放最能歌善舞的人民……
千湖之县——玛多
 出海南恰不恰镇,一路爬坡,转眼间由海拔2800米到了海拔4000米的地方。车似离弦之箭驰骋天路,中午到了玛多黄河沿午餐。青海面食为当地一大特色,但高原地区的面条、面片往往煮不熟、煮不透,进食后易引起肠胃不适,吃牛羊肉是较佳选择。玛多,藏语 “黄河源头”之意。与黄河有关的县名,还有一者为甘肃的玛曲县,藏意“黄河”。
  玛多,素有千湖之县誉称,其实何止千湖,只不过用千湖来形容其湖泊密布而已。从黄河源头出来,为著名的扎陵湖、鄂陵湖两大湖,然后是让人充满悠远和诗意想象的星宿海,那是大小不一数不胜数的湖泊,如苍穹繁星闪烁高原上。十多年环境的变化,有些海已干枯,露出沙漠般的湖底。六七十年年代,中国内地首富县不在江浙,不在广东,而是在青海——远在天边的玛多。可惜,当年辉煌已经不再……
  不少行者将玛多误为玉树地界,其实,玛多隶属果洛州,阿尼玛卿所在。越巴颜喀拉山口之后,才算进入玉树。
  一路景色,高原之彩淋漓尽致。

千年丛林--山巅之上的结古寺镇北高高的木它梅玛山上的结古寺原址为一苯教寺院,后易为两座噶举派小寺,明洪武三十一年,西藏萨迦派大喇嘛嘉昂喜饶坚赞来此传教,噶举小寺它迁,其在原建筑基础上修建了结古寺。全寺依山势而建,座落有致,远望如层层楼阁,就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叛乱中的佛堂僧舍的残垣断壁废墟,仍见当年气势。结古寺学者辈出,往来名僧甚多,九世班禅大师于1937年圆寂于斯。

信仰的海洋--嘉纳玛尼堆别结古寺,下木它梅玛山,向东12里,到了由二十多亿块嘛尼石堆成的新寨嘛尼堆。经幡飘舞,瞩目的佛塔、经堂,浩荡的嘛尼石,在艳阳照射下熠熠闪亮。附近很多藏民世代靠凿嘛尼石为生,学着当地藏民,用5元钱买了刻有六字真言的一小块嘛尼石,抛在嘛尼堆上,寄托自已人生祈愿。嘛尼堆里的每一块嘛尼石,善良信众通往天堂的心灵窗口。湛蓝天空下,望着通天的嘛尼石堆,恍然间想起新寨嘛尼堆创建人结古寺第一世嘉纳活佛。200多年来风吹雨打,深深烙刻着这位高僧极富传奇的生命和激情的嘛尼石色彩丝毫未褪。一世嘉纳活佛未因逝去而像其他高僧般变得更加遥不可及,而是凭着智慧和力行真实地让世人感受他的存在。他不仅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嘛尼堆,还是玉树的歌舞之父。每年夏季,他整理和独创的100多种舞蹈,把玉树变成歌舞的海洋。难以想象,幽暗经堂,苦苦冥想,如何飞出这奔腾热烈的舞姿?肯定内心盈满激荡和眷恋,才使他的艺术如花般眩目迷人,如苍鹰般骄健刚劲,在高原大地上神彩飞扬。

 玉树河——长江之通天河与金沙江分界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驱车前往勒巴沟。因有熟人领路,此次走了结古镇——勒巴沟——文成公主庙——巴塘草原——结古镇环线。行驶了一段柏油铺就的国道,就离开下到于结古镇方向淌来河流形成的河谷,路,变成了坑坑洼洼的沙石路面。不一会,到了长江上游通天河与金沙江分界,以结古镇而来河流的入江口为界,其上的长江段称通天河,其下的长江段为金沙江。路,更为险峻,仅容一辆越野车通过的狭窄山路,一边是山壁,一边是悬崖,悬崖之下则是汹涌的金沙江。
  只见两岸雄山对峙,晨旭透过山隙映射江面,江水泛着金黄滔滔东去,峡谷间的村庄炊烟袅袅,唯有一座白塔,静静守候江岸旁。如此一段风光迤逦,满怀人文色彩的峡谷,奇、秀、雄、险,绝不比虎跳峡逊色!之所以名不见经传,莫不因其遥远所致!
  
石刻水藏的信仰——勒巴沟   10里左右的金沙江穿行,到了耸立三座斑驳白塔的勒巴沟口。勒巴沟,流入金沙江极富**的溪流,那些溪边、溪水里刻着经文的石头,造就了它的传奇。
  第一次到玉树,时间和路况未就,与其擦肩而过,从此,那在清澈的溪流里浸润了千年的石经,就忽隐忽现于梦中。
  至于是否当年文城公主进藏的遗存,已不重要,关键从中得知勒巴沟是佛教传播的重要线路,而且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衢。文成公主当年驻扎在现在的文成公主庙的地方,这队凿石刻经的人马却扎勒巴沟,两地相隔二十几公里,中间尚须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垭口,联系困难和生活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也许正是如此,唯有信念和思念可以解析。唐,佛教盛行,可谓举国信仰。对家乡的想念,已是这支离别长安一年多团队的最深煎熬。没有退路,而对前方的迷茫期盼,更使思念痛彻入骨。
  把信仰精神和思乡感情,一点一滴刻在石块上,任凭融雪化霜的流水,日积月累冲刷,向东汇入金沙江,由奔腾的大河带回家乡……熟人带着穿过灌木丛,来到石壁下据说是勒巴沟的第一块石经前,抚摸着历经千年风霜雪雨的信仰,厚重之余,力量不息。
  勒巴沟,身心再被洗礼。翻越海拔4200米的垭口时,垭口长满了金黄色的鲜花。

 珍稀藏獒——相遇传说中的獒王  去文成公主庙途中,拐道进了一户位于山坡上的藏族人家,热情的主人安排我们开开眼界看看闻名玉树的藏獒王。玉树历来是藏獒的重要产地,甚至可以说最好的藏獒出在玉树,而獒王可遇不可求,十年光景才能出一条。獒王主人于专用獒房将獒王牵出来时,形体彪悍的獒王看起来凶猛獒气尽失,温顺慵懒,无精打彩躺在毛毯上。就是仅仅三岁多的它,却已为主人挣了八百多万元人民币!这些年来,配种费一次3——5万元,而獒的发情期为每年两季,累吧!由此类推其价值几何!不由得想起早晨出发前到接待我们的索局长家喝酥油茶时,见他家的母獒就是与獒王配了一次种,生了两条藏獒,现六个月大,内蒙一客人专程前来购买,30万人民币一条,买了一条之后,提出20万元买剩下一条,主人不同意。可见獒王绝非虚名。
  玉树关于藏獒的传说颇为精彩,大多有据可源,但无论如何,真正的藏獒只属于这片土地,离开故乡的藏獒,毋容置疑精神顿失,仅仅是体积稍大的宠物狗而已……

标榜千秋——文成公主庙  再向前驰骋,位于山谷的玉树行必到之处——文成公主庙历历在目。沟口石壁经幡密布,恢宏景象弥漫浓郁的宗教气息,缠绵不息的仰慕之情随风飘舞,精巧玲珑的文成公主庙依旧坐落石山之下。三层高内木外石的藏式风格的经堂,背依峻峭石山,面临潺潺清溪。庙堂内供奉着高约8米的大日如来佛像,两侧各立4尊高约4米的侍佛。文成公主庙建于唐中宗景龙四年,系唐番第二次联姻时,金城公主进藏途中,发现了文成公主雕凿的佛像和佛经后,为纪念前者功德而修建并赐名。千年光阴侵蚀,旧时物象无不模糊,然而,作为和平使者,对藏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贡献,文成公主的功劳莫不标榜汗青。至于她是否入藏?或是在此生活了三十多年?无须斤斤计较。相信,作为佛教的信徒,她一定怀着平静的心,过着幸福生活。她嫁给的是带领吐番走向强大的英明年轻有为的君王,她嫁给的是从逻些千里而来柏海娶她,非常重视她的男人。致于舞台上悲悲戚戚的公主形象,不过是文人对女人臆想罢了,脱离了生活和史实。不妨想想,肩负帝国重托,用女性的柔情化解男人战争鹤唳的千古一绝的女子,脱颖而出于女辈杰出的大唐时代,她有着怎样的美丽聪慧和坚毅?不要用戚戚之心去度公主之腹。在堪布陪同下,看到了据说是文成公主当年在此停留时使用的两件石制工具,究竟作何用图,我想已无查考必要,其上的历史痕迹和当今的膜拜,已诉说了文成公主的魅力。现在,这两件看似普通的石块,被当地僧侣和民众奉为镇寺之宝。

长江之源——治多  治多、曲麻莱乃本次玉树之行的最后一站,这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原腹地,神秘、遥远、梦魅不言而喻,玉树的阳光依然给我们敞开心扉,何止阳光明媚,简直在演绎着高原光影的神奇。在阳光写就的五线谱下,壮辽大地色彩斑斓。
  车保持在120公里时速,尚不容细细欣赏景色,到了治多。治多,长江发源地,藏语意“长江源”,与玛多相呼应,声名赫赫的可可西里绝大部分区域属治多管治。未作久留,直奔遐迩闻名长江源的贡萨寺。贡萨寺坐落离治多县城约15公里的海拔4600米的山腰,名气之大,倒不是在海拔高度,而是因有号称世界最大的高达35米多的室内铜造镀金的宗喀巴佛像。在海拔4600米的地方上下足足7层高楼参观佛像,确非易事。
  殿内大佛,庄严肃穆,气势凛然。那殿内的壁画,颜色由稀有矿物调成,使用了大量黄金,画面凹凸,有别日常所见,尤为美轮美奂。来到与大佛手部平行的楼层,寺管会主任递过一条洁白的哈达,只见我们此行的前辈挥手将哈达抛向佛手,哈达如一道飞舞的白练,恰到好处地落入大佛手中,须知欲将轻飘的哈达准确送到5米开外的目标,绝非常事,此举有若神助,对佛的敬仰之情虔诚可鉴。

天边之城——曲麻莱  从治多县城,跨越通天河大桥,曲麻莱县城转眼到达。曲麻莱,江河源头,因楚玛尔河而名。其不仅路远,还偏僻,没有遗世风景却声名震耳,它的名字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无数次藏区之行,均无可替代对它的念想。而今,终于踏足这远在天边的小镇。
  已被劈为公园的小山坡下一条长约500米的街道,街道两旁多为二三层的与内地小城镇无异的钢筋水泥建筑,构成曲麻莱的全部。唯有这街道尽头,小山之脚,经幡密布,彰显藏域风情。就县城而言,其仅是一座平庸不过的小镇。
  曲麻莱名气之大,来自因环境恶化搬迁过一次县城,旧县城严重沙化,荒无人烟。然而,新县城形势也不容乐观,才二十多年,据说水源已告急,真是身在全球水库却无水喝。驱车离开的时候,回眼望,县城周边沙化端倪已现,禁不住悲从中来。
  
  治多返结古镇,一路夕阳漫照,将进城时苍茫暮色悄然而至。车,依然以不低的速度奔在归程,车内很静,静得只听得到车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静得金黄的阳光和天上飘着的云仿佛凝滞……不是天堂,却似在天堂漫步。(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7: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7: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7: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7: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7: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超良周易风水论坛 ( 粤ICP备17017592号 )

GMT+8, 2025-8-23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