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锡纶,字钦久,号东塘,别号乐静。原籍湖北红安淼家湾,系华祖第十七世。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生于河南光山,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举人,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任《光山乾隆志》校编,并被皇室录用为爱新觉罗教习,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进士。娶陈氏为妻,生二子二女,长子戴泽同,后为道光帝看过墓陵。
戴锡纶自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至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历任广东南海、普宁、台浦、澄海等地知县;连山、同知、罗定、嘉应、南雄等地知州;韶州、高州等地知府。于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自高州知府任上告老还乡,途经广东阳西大垌山净业寺,为大垌山风光景色所迷,遂剃发为僧,盾迹空门,法号释大千。为净业寺第三代祖师,成就佛界一段佳话。
后来回乡为应本地县令依期仪拜礼规,在光山戴家巷修建了"知府第”。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卒于光山,享年七十八岁,诰授“皇清朝议大夫”。葬于大观楼(大王庙),今小潢河北岸边约十米处。墓前立有道光御赐汉白玉石碑一块。碑长0.68米,宽0.52米,厚0.12米。目前,整座墓葬保存完好,墓碑存于戴氏族人家中。广东阳西净业寺后山有一个他的衣冠冢。
戴府未为官之前得上虞派异人传授[天心正运]风水之术,初到高州就利用风水改做府城。他将冼太庙前水池填去。挖河流引水入城,泄去城内之水流出兑方,(兑方内城出水口处即现在的榕木头那地方,本来有一块石碑记载着当时开渠引水之详情,但在文革期间这石碑不知去向。)开合成运之门,解救困扰多年高城百姓之水肿疾患。
在清代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戴府为振兴郡城文风,在高州城东镇头岭(现在叫文笔岭)上建文笔塔。
又在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己卯年三月二十日巳时修高州圣殿庙(即现在高州市府位置,市府与高州中学之间的小巷边那个红墙就是当年的文庙外墙,现在已定为市级文物)。
之后高州府文人武夫辈出,学士贤人世代不替,近代高州中学粤西闻名。
有诗为证: 廉贞作祖势豪雄,一路飘遥茂岭浓, 笔架天边为辅送,送出石桥会众峰。 天乙太乙居左右,一湾秋水喜回龙, 局展秋山宏万里,三台排列气从容。
可惜近年利益当头,在堂局之内大兴土木,先是开隧道挖穿案台挂榜岭,后又挖掉左前方之青龙转案作楼盘,上诗之局内三台(即三重案台)被破坏得七零八落;
再于90年代下远七运在高府之兑方观山(观山形峦为武曲、挨星也为武曲)之上建做观山庙群,上面红墙绿瓦,火气冲天,为火烧武曲之象。青龙转案被破损文,武曲被破损武。之前茂名官员以高州人为主,之后我看难矣!
现在整个阳江凡是姓戴的基本都是他后人,当中官贵、文豪、富豪无数。
[天心正运]风水之术朔于源流为上虔派宗师陈公之珍宝,历代不轻传。清朝嘉庆年间,秘传于戴公,公传其子,子传其孙,其戴公(戴锡纶)又将此诀传于陈公、汪公、周公、叶公、李公等十二位第子。
前后历经五年分节以授,察其弟子大多心术不正,只有陈公德厚,而且[天心正运]原宗师为陈公。因此,戴公为报前辈之德,在陈、汪、周、叶、李等十二位弟子中,只选陈公密传。
之后,便把十二册天心秘本,分为十二份,每个第子一份,其后十二个弟子便各分东西,只授部份的十一个弟子,效法造作,亦能为人做福。得到全部秘传的陈公为人做福,更为效果惊人。自戴公受此教训后,另受以陈公深严之师律,口诀和书本绝不能合一。
从此之后,师律深严,无德者休想见书半页,就算是有缘有德之人也是见书则不能见诀,见诀则不能见书,不尊师律者必遭天谴,自此以后,懂天心之术的就渺渺无几。
亦随此因,单是[天心正运]择日之法也有十二种效法之多,其中有大小数配72局、有禽星演课、有二十八宿吊宫演、有紫白飞星吊宫演课等不同形式的论断,得授全诀者少之又少,在传授中为师者更不敢胆大妄为而轻传。
近年[天心正运]择日有小部分书本流传出市面,不过看者多因没有心援口诀,按而用之时灵时不灵。而理气部分流出的仅有一个天心卦,但也因没有口诀,目前也是各人各猜,暂未见有猜对的。
|